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

飛鳥媽2016內銀股息又破新高年收25萬(8年計巳收息$136萬落袋)


繼上年的UPDATE、希望大家明白什麼是復利息效應、還有是不要誤信大行唱衰內銀~~~
飛鳥媽今年2016收了不下於HK$250,000/年股息~~~尾數不懶理去計(末期息HK$214,000 +中期息HK$35,000)
飛鳥媽的組合其實很簡單、沒什麼大財富效應每年加點收息資本增加每年收股息~~~
因是飛鳥媽已是老年退休人仕、以保守收息為主~~~
本金及股票隨內銀派息的上升而高增長期2009-2014滾動效應所致~~~

今年飛鳥媽的組合做了4個轉倉決定、如下
1>人籌全轉回平安
2>高位時減些少建行倉=>低位分段入中國海外
-中國海外派送3+1中海集運1.4時賣賺了一批橫財
-看好阿爺救市先基建後內房帶動經濟
-最估唔到中信會注房產入去換中國海外(真係另一橫財運)
3>高位時減些少中行倉=>低位分段入中銀
-因看好賣南商後再購回中行的東盟業務
想了解為何買中銀、可去看1月的分析
http://aska-flybird.blogspot.hk/2016/01/190002388.html
4>渣打增持的價位比較高、在供股平均$68、在反彈浪的$65-66位置已清貨(失敗操作、損手$3左右+手續費)、後賣出的錢再加注落中國海外

(5成內銀、如下
中行25%、建行27%、農行1%、中銀10%、匯豐4%、平安19%、中國海外14%)
P.S.上年的2015組合請按去http://aska-flybird.blogspot.hk/2015/08/2015.html

2009HK$100,000/12=> HK$    8,333/M
2010HK$110,000/12=> HK$    9,167/M
2011HK$120,000/12=> HK$   10,000/M
2012HK$150,000/12=> HK$   12,500/M
2013HK$190,000/12=> HK$   15,833/M
2014HK$220,000/12=> HK$   18,333/M
2015HK$220,000/12=> HK$   18,333/M
2016HK$250,000/12=> HK$   20,833/M等派息


講回今年內銀業績、飛鳥收貨了、5大內銀都仍維持30%派息
工 股息¥23.33/每股收益77=>30%派息
建 股息¥27.4/每股收益91=>30%派息
中 股息¥17.5/每股收益56=>31%派息
農 股息¥16.68/每股收益55=>30%派息
交 股息¥27.0/每股收益91=>30%派息

多謝大行又一次估錯4大內銀都派30%不是20%
大行睇衰內銀都錯6/7年啦,有邊年出過事呀~~~
鬼佬都唔明咩叫阿爺、只係想阿爺都救不到壞帳、至於債轉股問題要再放長雙眼睇啦~~~~
今次都有3成,只係由35%下降去30%(其他一切依舊呢)
相反中銀香港加派息0.545+0.679=>1.224(又唔使抽10%稅、正)
一加一減(中銀加中行減)中行系都冇咁失預算、補返些少GOOD😄

P.S.
今次內銀減些少派息真的有影響飛鳥媽的組合
而可幸是高沽低吸的3次轉倉的決定成功(平安、中國海外、中銀)
高位26000-28000點時減倉內銀保住購買力、低位20000-23000股息繼續增加財富效~~~

1次失敗之作是撈底買渣打教訓、可幸損手不多、下次撈底時真的要再想一下檢討基本因數

飛鳥媽終於原成500萬5%息目標25萬息(末期息21萬5+中期息3萬5收貨)、已追到飛鳥每月工資~~~哈哈
想不到收5%目標也要8年的慢慢轉倉更改再改呢~~~
她有股息收入時,她們2老人可以自行解決醫療及生活開支,最爽還是飛鳥呢(煩少很多錢多面的事呢)~~~












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

<轉貼>從一碗牛丼看懂日本失落 20 年的真相

小弟有幸留學日本也體會明白社會的衣食住行20年不變是事實, 由於企業人工不升, 卻又要削減開支, 因此把合約員工增加, 即買米錢不夠, 又何來有飽食後多餘的談消費呢~~~~引至惡性循環的通縮現象~~~因市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至使人們不敢太多的消費使錢~~~~
而安倍經濟(アベノミクスAbenomics)的3支箭
1>大胆な金融政策 (大胆的金融政策) 
2>機動的な財政政策(機動的財政政策)
3>民間投資を喚起する成長戦略(喚起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)
在2014至今已將日圓貶值,雖加出口的競爭力,卻令進口物品及汽油上升,獲利者為大型企業仍不太願意打開20年加薪缺口,但衣食住行上升了,工資加不了,令貧富差距日益嚴重~~~~
今次安倍再加重藥實際負利率得到大財團反對聲音不少,畢竟0利息已低無可低,負利率就算要把銀行的錢拿回家,人民或企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太高因此有意欲投資的情緒仍很低~~~(情況有如歐州的負利率、仍是長期得不到效果~~~~)
香港也將在邁入高齡社會,所以日本能否掙脫長期通縮,也是遲早的課題值得學習學習~~~

http://finance.technews.tw/2016/02/29/gyudon-japan-economy/

<轉貼>從一碗牛丼看懂日本失落 20 年的真相

作者  財訊配圖
通縮陰影已由工業國家蔓延到新興國家,日本二十多年始終無法脫離泥淖,經濟學家稱之為「流動性陷阱」,無法經由傳統貨幣政策恢復成長,值得警惕。
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來,日本因為持續的物價下跌、人口快速老化及萎縮,而成為全世界警惕的範例。1990 年代初期,日本地價及股價崩跌造成泡沫經濟破滅,中期開始陷入通縮,那個年代因而被稱為第一個「失落的 10 年」,最近,21 世紀的第一個 10 年,同樣因為經濟成長滯緩與物價成長偏低,被稱為第二個「失落的 10 年」。
簡單來說,通貨緊縮(deflation)是指整體物價呈持續下跌趨勢。對經濟成長而言,物價不斷上漲和不斷下跌都是不好的。通縮的最大問題在於衝擊消費,因為預期日後物價會下跌,一般人大多會延遲購買。因此,即使這十多年來日本儲蓄利率接近零,民眾還是把錢存起來,等到商品與服務價格下跌後,同樣的錢就變大了(購買力增強)。

消費者延遲消費
購買力慢慢變大了!

日本長年物價偏低,觀光客未必會感受到,因為食衣住行等民生需求之中,包含糖果餅乾的食物價格,以及生鮮食品都是漲價的,可是,水、電、瓦斯費下跌,包含汽油的交通與通信費用下跌,最重要的是,包含租金的住房價格沒有上漲。
大家熟悉的牛丼飯,可說是最親民的日本通縮指標。日本經濟不振,牛丼飯便削減價格,2000 年時一碗牛丼飯賣 400 日圓,2001 年 3 月降價到 280 日圓。由於使用進口牛肉,牛丼飯價格有很大部分在反映日圓匯率。隨著日圓兌美元強勁升值,2012 年 4 月降到 250 日圓。安倍上任後,日銀不斷寬鬆貨幣導致日圓疲軟,加上基本時薪上調,吉野家、松屋、SUKIYA 三大牛丼連鎖品牌這一、兩年紛紛漲價到 350 日圓以上,為 1990 年來首度漲價。
日本究竟為什麼無法擺脫衰退與通縮的惡性循環?經濟學家們提出各種理論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(Paul Krugman)援引凱因斯學派指出,日本已經落入「流動性陷阱」,無法經由傳統貨幣政策恢復成長,因為即使利率為零也還不夠低。日本的情況證實,即使是利率低到接近於零,也不能刺激銀行貸款、企業投資和民間消費。利率太低,人們寧願把現金藏在床墊下,擴張性貨幣政策便起不了作用。

落入「流動性陷阱」
無法藉由貨幣政策刺激消費

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(balance sheet recession)的理論,是指全國性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後,眾多企業和家庭都處於淨負債的情況。他指出,如果通膨的確是由於供需關係變化而改變的話,人們便會因為通膨預期心理而開始借貸及消費。但是事實上,日本這兩年通膨回升都是由於日圓疲軟所帶來的輸入性通膨,而非真實的消費通膨。
在日本國內,2010 年底,日本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藻谷浩介(Kosuke Motani),出版《通縮真面目:經濟隨著人口變化》(デスレの正体経済は「人口波」で動く),新書上架 7 個月就大賣 50 萬本,連當時日本首相菅直人都買了一本拜讀。
藻谷浩介的看法是,日本通縮與其說是貨幣問題,倒不如說是企業決策失誤與人口年齡造成的結構性問題。他覺得,日本企業如果可以生產出新型奢侈品,便可以誘使日本相對富裕、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去消費,企業也就可以支付給日本相對貧窮、不斷減少的年輕人更高的薪水。
日本家庭高達 1,500 兆日圓(18 兆美元)的儲蓄,大多掌握在老年人手中。對於將日本儲蓄釋出化為消費,藻谷並不樂觀。他指出,日本老年人存有「李爾王」情結,擔心把財產都分給子女,將會淪落悲慘下場。因此,他提倡修改稅法,鼓勵把財產留給孫兒,而不是子女。可是,他說,長壽的一個缺點就是,日本繼承財產的平均年齡高達 67 歲,已是不輕易花錢的年紀。
日銀前任總裁白川方明(Masaaki Shiraka-wa),是東京大學經濟學系畢業,隨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。他認為,日本通縮的基本原因是日本潛在 GDP(國內生產毛額)成長率長期下滑,而後者是因為勞工人數減少與生產力成長率下降所致。他堅持說,貨幣寬鬆雖然是緩和通縮壓力的重要手段,但並不足夠。
白川說,隨著壽命延長,大家都注重保健養生,日本健身俱樂部近年大為風行即為例證,他相信醫療照護、旅遊休閒的需求將成長,企業界應該把握這種商機。
他這種消極態度,看在初上任、亟欲大展身手的安倍晉三首相眼裡,當然是不能接受。後來,白川在任期還剩幾個月時便提前請辭,換上極為積極的黑田東彥。

打擊通縮政策盡出
減稅、消費券、QE 及負利率

為了對抗通縮,日本政府歷年來採取的措施大致可分為減稅、消費券、貨幣量化寬鬆(QE)及負利率。
這一、二十年,日本政府數度減稅,多為降低企業稅負以鼓勵投資,但內需不振,加上金融危機壓抑全球經濟,日本企業不想擴產或更新設備。銀行放款趨於謹慎,即使央行不斷挹注資金,企業貸款也無法成長。直接與民生相關的只有擴大所得減稅額度,但所省下的錢大多被國民拿去儲蓄,並沒有刺激到民間消費。
後來,日本政府嘗試直接發放消費券或現金,鼓勵購物及振興地方經濟。1999 年小淵惠三首相推出「地域振興券」,符合條件的人可領 2 萬日圓,總共發出 6,000 多億日圓。2008 年麻生太郎首相推「定額給付金」,一般國民一人 12,000 日圓,65 歲以上及 18 歲以下領 2 萬日圓,總額 2 兆日圓。
可想而知,民間消費只受到短暫的刺激,根據官方統計,當時的地域振興券,民眾多用於購買衣服與鞋子、食物,以及家具與日常用品;受益店家主要是超市、中小型商店和百貨公司。
日本政府和央行打擊通縮的主要手段是增加貨幣供給,即俗稱的大量印鈔票,其原理是一個經濟體系內的流通貨幣增加,而商品與服務的供給維持不變,價格便會上揚。
日銀早在 1999 年便實施零利率,接著在 2001 年 3 月展開量化寬鬆,2008 年金融海嘯後擴大 QE 規模,2013 年 4 月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推出所謂量化質化寬鬆(QQE),其中的質化,意指鎖定購入特定資產以拉抬其價格。
這些政策都無法立竿見影,使得「安倍經濟學」備受外界質疑。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情急之下採取終極手段,史無前例地實施負利率,自 2 月中旬起,商銀存在央行的部分資本將被收取費用。
負利率實行後,三菱東京日聯、三井住友和瑞穗日本三大銀行跟著調降房貸和活期存款利率。房貸利率下調,對購屋者來說是好消息;但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降,使理財變得更困難,將給家庭經濟造成壓力。
三菱東京日聯主要的 10 年固定最優惠房貸利率降至 0.8%,三井住友和瑞穗則下調為 0.9%。存款利率方面,三大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均降到 0.001%,一年期定存利率則是 0.025%。
雖然安倍政府再三保證民眾的存款利率不會有負利率,但是日本人極為擔憂,為了在家裡存錢,興起購買保險箱的熱潮。據共同社報導,東京都足立區的島忠 Homes 生活用品店,最近一個月保險箱的銷售額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四成。
安倍首相與黑田總裁各項呼籲當中,日本人最有感的應該是叫企業幫員工加薪。他們希望企業獲利和員工薪資輪番上揚的良性循環,可以助使他們達成 2% 通膨率目標。
這種良性循環顯然還沒有形成,由日本產業指標豐田公司即可看出。今年的調薪談判中,豐田員工工會只打算要求 0.8% 的加薪幅度,相當於月薪平均調高 3,000 日圓。這可不是因為豐田沒賺錢,正好相反。豐田公司去年締造淨利 2.17 兆日圓(190 億美元)紀錄,本年度預料連續第 3 年刷新獲利紀錄。工會代表的說法是預期油價和通膨偏低。

安倍經濟學未命中靶心
結構性改革  仍需漫長時間等待

日經新聞統計,去年日本上市公司稅前獲利大增 12%。但根據厚生勞動省,去年全年日本勞工實質薪資下跌 0.9%,且為連續第 4 年下跌。顯示日本企業並未聽從首相安倍晉三的呼籲,調漲大部分勞工的薪資。
加薪不多,消費支出也不會增加。日本去年第四季 GDP 年率衰退 1.4%,民間消費疲弱即為主因之一。根據官方統計,扣除物價變化因素後,去年日本家庭支出年減 2.7%,已連續 2 年減少。
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,前兩支箭──貨幣寬鬆與擴大財政支出,目前看來都沒有射中靶心。最受期待的是第三支箭──結構性改革,像是開放移民、雇用外勞和市場自由化等,不過,這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做到。
原本長年物價與成長低迷被視為日本特例,但在今日,新興國家也面臨人口老化危機。2050 年,全球估計約有三十多國將加入日本成為「超高齡」(superaged)社會,意思是全國至少 2 成人口為 65 歲以上老人。台灣預估將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所以日本能否掙脫長期通縮,也將成為我們學習的課題。


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

原來AA/AAA叉電SANYO ENELOOP FDK廠 =>廠賣比FUJITSU /名PANASONIC則拿了ENELOOP

大家有否買開AA及AAA叉電、相信大部份都聽過做SANYO ENELOOP (LOW SELF DISCHARGE CELL)低自放電、放5年仍有70%電、相當環保~~~

但2010PANASONIC全面收購SANYO後、ENELOOP仍舊存在、有MADE IN JAPAN(MIJ)又加多左MADE IN CHINA(MIC)
有興趣了解ENELOOP叉電1,2,3,4代歷史的朋友可前往WIKI去睇睇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Eneloop

本來想找一下MADE IN CHINA VS JAPAN 的ENELOOP的分別及點避免買錯左~~~
DIY師兄們曾提過因為中國做比日本做的充電CYCLE次數少好多

http://www.candlepowerforums.com/vb/showthread.php?392229-Japanese-Vs-Chinese-Eneloop-Cycle-Testing-Results

真係唔知~~~
原來SANYO ENELOOP FDK廠 =>已在2014把FDK廠賣比FUJITSU (而PANASONIC則拿了ENELOOP名)
http://www.fdk.co.jp/denchi/standard/index.html
看來可以改買FUJITSU去保證MADE IN JAPAN (同ENELOOP JPN一樣廠出餘70%)


PANASONIC ENELOOP(JPN)餘70%


PANASONIC EVOLTA(CHN) 

=>ENELOOP(CHN) 餘65%




轉貼http://tieba.baidu.com/p/4198665411
2013年,三洋被松下收购,三洋品牌消失。三洋ENELOOP也变为松下ENELOOP,即使名字改了,大家对ENELOOP的喜爱丝毫不减。然而在2014年,市场上出现了生产地为中国的松下ENELOOP四代,这又是什么鬼?
原来在三洋收购案中,松下并不是一口吞并了三洋。美国和欧洲反垄断组织以三洋和松下在电池领域市场占有率太高,有垄断的危险,要求必须将三洋拆分出售才能同意合并。于是三洋被切成三块,三洋能源群马Twicell(镍氢电池)和三洋能源鸟取(锂电)卖给了富士通,白色家电卖给了海尔(中国也插了一脚),剩下的才被松下收走了③。Twicell是ENELOOP的老家,ENELOOP是在这里研发、生产,并销售到世界各地。距统计,日本市场45%低自放镍氢电池都是出自Twicell,可谓占了镍氢电池半壁江山。
在三洋收购案中,松下得到了ENELOOP的品牌使用权,富士通得到了ENELOOP的技术与生产基地。松下与富士通签订协议,授权富士通继续生产ENELOOP电池。也就是说,松下自己不生产任何一只ENELOOP电池,都是让富士通代工生产,然后贴上松下爱乐普的品牌出售。2014年,富士通亦发布自己品牌的镍氢电池,品质和松下ENELOOP一模一样。
~~~~請看之後轉貼怎樣由MIJ=>MIC



總結:
奇怪點解一間做PC公司、突然可以出叉電池、同技術但還要比ENELOOP平~~~
查一下真想不到係PANASONIC買左SANYO後、冇要SANYO FDK電池廠 
PANASONIC授權比買FDK廠的FUJITSU去代工做ENELOOP MIJ

咁即係所有MIJ的ENELOOP仍都係FUJITSU FDK廠出
而PANASONIC拿了ENELOOP名後可以繼續行MIC大計


在鴨記街邊見過幾次叉電檔口4粒裝價如下
FUJITSU LSD2000MAH$65/ ENELOOP2000MAH$70~~~
因為自己以前只買ENELOOP、好多時差不多價、過眼就算~~~
但而家PANASONIC ENELOOP有MIJ/MIC問題


看來可以改買FUJITSU充電電池去保證MADE IN JAPAN
以防中左
招買錯ENELOOP MADE IN CHINA~~~

利申:
小弟家內仍有1,2,3,4代ENELOOP、幾代CAMELION、18650鋰電。SANYO叉機及BC3100
叉機~~~
看來將來多了個選擇、除了買MIJ的ENELOOP外
亦可以選同廠的FUJITSU LSD(LOW SELF DISCHARGE CELL)低自放電

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

<轉貼>【信報財經新聞】億元六合彩經濟學

<轉貼>【信報財經新聞】億元六合彩經濟學
http://www1.hkej.com/dailynews/article/id/1251181/%E5%84%84%E5%85%83%E5%85%AD%E5%90%88%E5%BD%A9%E7%B6%93%E6%BF%9F%E5%AD%B8
億元六合彩昨天攪珠,大家有否碰一碰運氣?或者說,作為經濟學定義下的「理性人」(rational man),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,我們究竟應否買六合彩?對這問題的答案,其實亦隨着經濟學的演進而不斷反覆變化。
抽水勁 最無着數
首先,在第一階段,答案當然是「否」。按目前「49選6」玩法,買一注10元六合彩,中頭獎機率為1398萬分之一;但近年中頭獎的平均派彩金額,約為2000多萬元,即潛在回報率僅200多萬倍,即使加上二獎、三獎等潛在回報,亦完全「計唔掂數」。故從投資角度出發,對於如此「不着數」的項目,作為「理性人」當然不應沾手。
不過,在第二階段,經濟學家們早已指出,參與六合彩、強力球以至賭波、賭馬等博彩,除了純粹從數字計算回報,博彩行為的本身亦可為投注者帶來額外功用(utility)。例如獲取刺激感、暫時逃離現實壓力;至於六合彩、強力球等「10蚊博幾千萬」的超低概率彩票,更可為投注者帶來超現實的盼望,做幾分鐘發達美夢。對很多人來說,單是這種心理功用,已值回六合彩的10元成本有餘,所以答案應為「是」。
但更進一步看,在第三階段,即使投注者想藉博彩購買心理安慰,可是不論賭波、賭馬、賭麻雀、賭啤牌,賭什麼都好,六合彩可能是最不值得賭的一種。很簡單,例如香港賽馬會現時經營的三種博彩之中,六合彩「抽水」最狠,每期投注額要抽25%作博彩稅、15%作獎券基金(供慈善用途)、6%作馬會營運佣金;意味每100元投注額,會被「抽水」46元,餘下的54元才用作派彩。
反觀澳門賭場百家樂,抽水率僅為5%;即使是香港賽馬,普通彩池的派彩比率亦超過八成,即港府及馬會合共只抽水一成多。就像兩家麻雀館,一家抽水46%,另一家抽水5%至20%,反正都是打麻雀,假設服務質素相同,醒目識計數的賭客自然懂得選擇。
基層乏選擇 貧富趨懸殊
然而,在第四階段,六合彩跟賽馬、賭波、百家樂等其他博彩,偏偏並非「同一種麻雀」。對普羅大眾來說,六合彩更是全港唯一可以「10蚊博幾千萬」的超低概率博彩。例如賭波,就算買中李斯特城爆冷贏英超,賠率也不過數十倍;賽馬若買單W獨贏,爆大冷也是賠幾百倍。當然,賽馬的三T、六環彩賠率更高,但對於「非馬迷」比較複雜兼傷神,不及六合彩10蚊買一注這麼簡單。因此,六合彩雖是「最唔着數」的一種賭博,普羅大眾因無甚選擇,惟有藉此碰碰運氣。
這種「基層選擇劣勢」亦跟投資市場很相似,好像一些最高質素、最直接的投資項目,無論是相對穩健,抑或能夠以小博大,例如企業債券或CDS對賭合約,入場門檻都很高,起碼要有幾球美元資產才可沾手(電影《沽注一擲》中,兩名年輕基金經理也要請求前輩出面,才可「上枱」賭CDS)。至於小投資者,若想參與同類投資,卻達不到門檻,就惟有購買經過「包裝」和「抽水」的零售產品,例如次級債券基金或窩輪。
最後,六合彩等彩票雖可讓基層百姓做一做發達美夢,卻同時也是加劇貧富懸殊的催生劑之一。很多社會學研究都顯示,最「勤力」買六合彩等彩票的,通常是收入、社會地位和教育水平較低的基層人民。例如每周三次攪珠,他們可能每次都去投注站報到,買一注10元普通飛;相反較高收入的人士,可能每逢巨額金多寶,引起社會熱潮之時,才會趁熱鬧,試一試橫財運兼當做善事。
這亦跟上面談及的選擇範圍因素有關,皆因高收入、高社會地位、高教育水平人士有更多發財門徑,他們寧可花時間和精神於傾生意、買股票等更「划算」的投資,而不會指望靠六合彩發達;相反很多基層百姓,若想擁有一個太古城或又一村800方呎單位,六合彩可能是他們畢生唯一的寄望所在。
注碼有限 防止賭到窮
正因六合彩在數字上是「很不着數」的博彩項目(「抽水率」達46%),而它又吸引基層持續購買,誇張點說,其實等於不斷吸着窮人的血,在整體上令窮人更窮。當然,公平地說,從社會機制層面而言,六合彩對於防止「賭博造成貧窮」亦有正面意義,因其注碼有限,一年152期每期買10元也只是1520元,不太容易令人「輸到破產」,相比起賭波、百家樂等惹人上癮沉迷的項目,具有「以賭制賭」之社會效果。
忽發奇想,財爺若想善用每年巨額庫房盈餘, 除了直接派糖,亦可考慮向基層「派六合彩飛」。例如現有132萬市民活於貧窮線下,港府若為他們每人每期買一注六合彩,每年支出約為20億元(每人每年1520元),這便可為全港窮人每星期帶來三次發達希望,同時可避免低收入者受到六合彩的抽水機制剝削而「窮者愈窮」。
高天佑
P.S. 
你們昨天買了嗎?小弟買了5張$100(發個買3房大單位夢)
至於會否窮者愈窮(變成癮症)真的是大家自己控制注碼問題
而抽水規則、分擔政府稅收不足、而馬會也真的對社會服務捐了不少錢(算對得起大家)~~~
飛鳥一般只買5/6000千萬的彩池來找尋找一下幾天後突然發達的美夢
(那些上班引起煩惱屈悶立即一掃而空、$100的付出彩票到手2天內、情緒立即正面到爆)
哈哈~~~$10的一注是不可多得的發達夢解決生活的心理負面情緒好方法~~~